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前身)在霞飞路(现淮海路)尚贤堂三楼设立图书馆,此为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的源头。图书馆现由一个主馆和一个分馆组成。主馆坐落在上海市杨浦区武川路校区,是一幢总建筑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的七层建筑,于2006年由原上海自行车三厂(凤凰牌自行车生产商)的总装厂房改建而成。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分馆坐落在上海市虹口区中山北一路校区。
截至2022年12月底,图书馆文献资源累积量达到1751.4万册/件,其中,图书累积总量1605.2万册(中文纸质图书217万册、外文纸质图书11.1万册、电子图书及电子学位论文1391.8万册),纸质期刊合订本累积达12.1万册,电子期刊累计量达到129.6万册,数据库总量达到134个。
协同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作为教育部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上海地区5家委员馆之一、上海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中国高教学会财经分会图书情报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馆,以及中国财经教育资源共享联盟的首届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积极推动国内外图书馆界的资源整合与共享,积极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陆续成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国际组织出版物的指定收藏馆,目前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加入亚太地区商科高校图书馆馆长联合会(APBSLG)的公立财经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先后选派20多位馆员赴美国北卡罗纳大学绿堡分校图书馆、美国蒙大拿大学图书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加拿大女王大学图书馆、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图书馆、新加坡管理大学图书馆和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等合作机构进修学习和参加各种国际会议。自2010年起,每隔四年连续发起主办“全球视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积极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持续发展。
全力支持一流大学建设。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学校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图书馆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馆内设文献资源建设部、特色馆藏部、信息技术部、行政办公室、学科服务部、学习支持部和宣传推广部等工作部门,为各类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和支持。图书馆将秉承“用户第一,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的理念,全面推进文献收藏与服务、文化传承与发展、学科资源研究与服务、信息素养教育与发展、学术数据集成与应用等领域建设,不断提升信息资源保障和学术服务水平,为加快鲜明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